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以2小时05分18秒的优异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北京马拉松的赛会纪录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玛丽·基普科斯盖以2小时20分45秒的成绩摘得桂冠,同样创造了新的女子组赛会纪录。
赛事规模与组织再创新高
本届北京马拉松赛是爱游戏官方入口自1981年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后疫情时代规模最大的一届,赛事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赛道补给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,赛道沿途共设置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能量胶和水果等物资,确保选手能够以最佳状态完成比赛,组委会还配备了超过200名医疗人员和50台AED设备,全程保障参赛者的安全。
精英选手表现亮眼
男子组比赛中,塔德塞·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,与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科斯盖形成第一集团,后半程,塔德塞凭借出色的耐力和节奏控制逐渐拉开差距,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冲过终点,将原赛会纪录提升了近1分钟,赛后,塔德塞表示:“北京的氛围非常棒,赛道也很适合创造好成绩,我爱游戏app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刷新纪录。”
女子组竞争同样激烈,玛丽·基普科斯盖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埃塞俄比亚选手耶沙内·贝克勒,以绝对优势夺冠,她的成绩比原纪录提高了48秒,展现了非洲选手在长跑项目上的强大实力。
中国选手表现可圈可点
尽管国际选手包揽了男女组冠军,但中国本土选手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,男子组方面,李子成以2小时12分35秒的成绩获得国内选手第一名,总排名第八;女子组中,张德顺以2小时28分16秒的成绩位列国内第一,总排名第五,两位选手的表现证明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进步,也为2025年全运会备战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业余跑者热情参与
除了精英选手的精彩表现,本届赛事的业余跑者同样成为亮点,许多跑者身着特色服装,或举着标语为慈善机构募捐,或纪念个人里程碑,来自上海的跑者王先生表示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虽然成绩不如专业选手,但能在这个舞台上挑战自己,已经是一种胜利。”
赛事带动城市活力
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,更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,赛道途经天安门、故宫、鸟巢等标志性建筑,吸引了数十万市民沿途观赛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赛后发布会上表示:“马拉松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,也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情。”据统计,本届赛事为北京带来了超过5亿元的经济效益,涵盖旅游、餐饮和零售等多个领域。

环保理念贯穿始终
为响应绿色办赛的号召,组委会今年首次启用可降解号码布和环保奖牌,并在赛道沿线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点,赛事还通过碳补偿项目抵消了因交通和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,成为国内首个实现“碳中和”的马拉松赛事。
未来展望
随着北京马拉松的圆满落幕,赛事总监表示,未来将继续提升赛事品质,争取跻身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行列,组委会也将进一步优化报名机制,让更多业余跑者有机会参与其中。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的魅力,更传递了坚持与拼搏的体育精神,无论是职业选手的卓越表现,还是业余跑者的热情参与,都为这项古老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。